四季度業績超預期!華虹半導體不懼「芯片寒冬」?

2月14日,曾入選過「港股100強」榜單的華虹半導體(01347.HK)發佈了2022年第四季度業績。

在這份「成績單」發佈之後,公司股價於盤中出現了一波較為明顯的拉升。不過,此後還是出現了回落。

華虹半導體股價盤中異動或許與四季度略超市場預期表現有關。

具體而言,於第四季度,華虹半導體實現營收6.3億美元,連續十個季度刷新紀錄,同比上升19.3%,環比持平;實現歸母淨利潤1.59億美元,同比上升19.2%,環比上升53.2%,預估為1.203億美元,顯著高於預期。值得一提的是,該公司2022年第四季度毛利率達38.2%,同比上升5.7個百分點,環比上升1個百分點,主要得益於平均銷售價格上漲,部分被折舊成本上升所抵消;期内的淨資產收益率(年化)22%,同比上升2.8個百分點,環比上升7.6個百分點。

分產品來看,嵌入式非易失性存儲器、分立器件、模擬與電源管理貢獻了絕大部分營收,於第四季度都錄得了增長。其中,嵌入式非易失性存儲器收入增長主要得益於MCU及智能卡芯片的需求增加;分立器件收入增長主要得益於IGBT及超級結產品的需求增加。

而邏輯及射頻的營收在2022年第四季度遭遇大幅下滑,主要是因為CIS及邏輯產品的需求減少。

分地區來看,中國、北美、亞洲、歐洲、日本分别貢獻了72.6%、13.6%、6.7%、5.3%、1.8%的營收。其中,四季度來自中國的收入達4.57億美元,同比增長14.5%,主要得益於MCU、IGBT、超級結及智能卡芯片的需求增加,部分被邏輯產品需求下降所抵消。

眾所周知,華虹半導體和中芯國際(00981.HK)並稱國内晶圓代工「雙雄」。

前不久,中芯國際的公告顯示,2022年第四季度,公司實現營業收入為人民幣117.5億元,同比增長14.6%;歸屬股東淨利潤為人民幣27.43億元,同比下滑19.7%。

由此來看,華虹半導體2022年第四季度的業績表現較中芯國際要更出色一些。

實際上,自2022年以來,全球芯片行業景氣度大幅下滑,進入了「寒冬」之中,許多芯片巨頭的業績都出現了巨幅下滑。

這麽一比較,主打晶圓代工的華虹半導體和中芯國際其實表現都還算是不錯的。

值得注意的是,結合2022年前三季度的業績,則華虹半導體於2022年全年實現營收24.76億美元,較2021年增長了51.8%,創下了歷史新高;全年的歸母淨利潤為4.5億美元,較上年度上升72.1%

另外,該公司2022年的毛利率達到34.1%,較2021年增加6.4個百分點。淨資產收益率也大幅提高至15.2%,較2021年全年收益率增加5.5個百分點。

關於2023年第一季度,該公司預計營收約為6.3億美元左右,預計毛利率約在32%至34%之間。

而華虹半導體總裁兼執行董事也在業績報告中稱:「展望2023年,我們將繼續強化在各個特色工藝領域的優勢,緊跟市場趨勢動態調整營銷策略,以更豐富、更具有競爭力的工藝方案來更好地滿足國内外客戶的需求。產能方面,將保持8英寸平台持續優化、12英寸平台技術升級及產能擴張的策略。12英寸第一階段擴產已全面完成,2022年全年以6.5萬片月產能運行;第二階段擴產設備已全部到位,2023年内將陸續釋放月產能至9.5萬片;同時將適時啓動新廠建設,計劃把差異化特色工藝向更先進節點推進。」

值得一提的是,由港股100強研究中心主辦,財華社、富途安逸、洞視科技聯合協辦的「2021/2022年度第十屆香港上市公司高峰論壇暨港股100強頒獎盛典」將於2023年2月24日香港港島香格里拉大酒店舉行。

該活動始於2012年,由騰訊網和財華社共同發起。活動旨在利用大數據和一系列科學、公允的評價指標對上一年度香港上市公司的各項數據進行分析與計算,評選並公佈優秀的上市公司榜單及頒發獎項。

業績持續創新高的華虹半導體,能否憑借強勁綜合實力及良好的發展前景,再次代表港股半導體板塊,入選第十屆「港股100強」活動並斬獲嘉獎,值得我們拭目以待。

Leave a Reply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 Required fields are marked *

Would you like to receive notifications on latest updates? No Y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