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腦海里一直在回想三年前在俄羅斯國家電視台看到的那一幕。
當時,俄羅斯人受政府宣傳要支持修改憲法,讓普京能夠再執政16年。
為了說服公眾,新聞主播將普京總統描繪成一位船長,在全球動蕩的暴風雨中駕駛俄羅斯這艘航船。
新聞主播說:「俄羅斯是安穩的綠洲,安全的港灣。如果沒有普京領導,我們會變成什麼樣子?」
但是安穩的綠洲和安全的港灣已經不再。2022年2月24日,號令克里姆林宮的這位船長在自己掀起的風暴中起航,然後直奔冰山而去。
普京入侵烏克蘭給俄羅斯的這個鄰國帶來了死亡和破壞,也給俄羅斯自身造成了巨大的軍事傷亡:據估計,俄羅斯士兵的死亡人數達到數萬。
數十萬俄羅斯公民被徵召入伍,俄羅斯囚犯(包括被定罪的殺手)被招募到烏克蘭作戰。與此同時,這場戰爭影響了世界各地的能源和食品價格,並繼續威脅著歐洲和全球安全。
- 澤連斯基希冀與習近平會面,稱」真願意相信中國不會向俄提供武器「
- 約翰遜:戰前通話中普京對他發出「導彈」威脅
- 烏克蘭戰爭:揭開俄羅斯秘密僱傭軍「瓦格納集團」的神秘面紗
那麼,為什麼俄羅斯總統一門心思要發動戰爭和征服領土呢?
政治學者葉卡捷琳娜·舒爾曼指出:「2024年的俄羅斯總統選舉即將舉行,在距離選舉投票還有兩年的時候,克里姆林宮想要一些勝利。他們想在2022年實現目標。到2023年,他們將向俄羅斯人灌輸有這樣一位船長駕駛這艘船是多麼幸運,他不僅領導俄羅斯走出困境,而且還要將他們帶到新的、更富裕的彼岸。然後在2024年人們會投票。瞧,運氣太好了。一切都穩操勝券,怎麼可能出問題? 」
但是如果計劃是基於錯誤的假設和誤判,那麼出問題的可能性很大。
克里姆林宮曾預計其「特別軍事行動」將快如閃電。它認為,幾周內,烏克蘭將回到俄羅斯的軌道上。普京總統嚴重低估了烏克蘭的抵抗和反擊能力,也低估了西方國家支持基輔的決心。
不過,俄羅斯領導人尚未承認他入侵烏克蘭是個錯誤。普京的方式是繼續推進,升級,提高賭注。
這讓我想到了兩個關鍵問題:普京如何看待戰爭一年後如今的局勢?他在烏克蘭的下一步行動計劃是什麼?
近日,他給了我們一些線索。
他的國情咨文中充滿了反西方的言論。他繼續將烏克蘭戰爭歸咎於美國和北約,並將俄羅斯描繪成一個無辜的一方。他決定暫停參加俄羅斯和美國之間僅存的核軍備控制條約——《新削減戰略武器條約》,這表明普京總統無意退出烏克蘭,也不願結束與西方的對峙。
緊接著第二天,在莫斯科足球場,普京與從前線回來的俄羅斯士兵同台。在精心編排的親克里姆林宮集會上,普京總統告訴人群,”俄羅斯正在自古就有的歷史邊界上進行戰鬥」,並讚揚俄羅斯的「勇敢戰士」。
由此可以得出結論:不要指望克里姆林宮會改弦易轍。這位俄羅斯總統是不會改變方向的。
普京總統的前經濟顧問安德烈·伊拉里奧諾夫(Andrei Illarionov)認為:「如果他沒有遇到阻力,他會盡其可能。除了軍事抵抗,沒有其他方法可以阻止他。」
但是關於坦克的談判呢?與普京進行和平談判可能嗎?
安德烈 ·伊拉里奧諾夫認為,「可以與任何人坐下來談,但我們過去曾有與普京坐下來並與他達成協議的歷史。」
「但普京違反了所有協議。關於建立獨立國家聯合體的協議、俄羅斯和烏克蘭之間的雙邊條約、關於俄羅斯和烏克蘭國際公認邊界的條約、聯合國憲章、1975年赫爾辛基協議、布達佩斯備忘錄,等等。沒有他不違反的協議。」
在違反協議方面,俄羅斯當局有一長串要向西方抱怨的問題。排在首位的是莫斯科認定西方違背了在1990年代做出的不向東擴大北約聯盟的承諾。
然而,在他執政的早年,普京似乎並不認為北約是一種威脅。2000年,他甚至沒有排除俄羅斯有一天成為北約成員的可能。兩年後,當被問及烏克蘭表示有加入北約的意圖時,普京總統回答說:「烏克蘭是一個主權國家,有權選擇如何確保自己的安全……」。 他當時堅稱,這個問題不會給莫斯科和基輔之間的關係蒙上陰影。
2023年,普京已經不是昔日的普京。他對「抱團的西方」充滿怨恨,將自己定位為被圍困在堡壘裏的領導者,擊退了所謂俄羅斯敵人企圖摧毀他的國家的野心。從他的演講和評論,以及他對彼得大帝和凱瑟琳大帝等俄羅斯帝國統治者的說法, 普京似乎相信他注定要以某種形式重建俄羅斯帝國。
但俄羅斯要付出什麼代價呢?普京總統曾經因為為國家帶來穩定而贏得聲譽。隨著軍事傷亡,動員和經濟制裁的增加,這種情況已經消失了。自戰爭開始以來,已有數十萬俄羅斯人離開了俄羅斯,其中許多人是年輕、技術熟練和受過教育的,這意味著人才流失將進一步損害俄羅斯的經濟。
由於戰爭,突然之間,周圍有很多持槍團體,包括私營軍事集團,如葉夫根尼· 普裏戈金(Yevgeny Prigozhin)的瓦格納集團和地區性軍團,它們與正規武裝部隊的關係遠非和諧。俄羅斯國防部和瓦格納集團之間的衝突是精英內部公開内鬥的一個例子。
不穩定加上私人軍隊是一種危險的混合。
「內戰可能會在未來十年覆蓋俄羅斯,」 莫斯科報紙《獨立報》(Nezavisimaya Gazeta)的所有者和總編輯康斯坦丁·雷姆丘科夫 (Konstantin Remchukov)認為:「有太多的利益集團明白,在這種情況下,有機會重新分配財富。」
「要避免內戰,真正的機會將是有合適的人在普京之後立即上台。一個對精英有權威的人,並堅決孤立那些很想利用這種情況的人。」
我問:「俄羅斯精英們在討論誰會是合適人選嗎?」
他說:「都在靜悄悄地討論,暗地裏討論。他們確實討論了這個問題。他們會有自己的聲音的。」
「普京知道這些討論正在發生嗎?」
「他知道。我想他什麼都知道。」
上周,俄羅斯議會下院議長宣佈:「只要普京在,就有俄羅斯。」
這是表示效忠的宣言,但卻不是事實。俄羅斯將生存下來,這個國家已經想方設法生存了幾百年。然而,普京的命運現在與烏克蘭戰爭的結果不可逆轉地聯繫在一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