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岸國際

從烏克蘭潛入俄羅斯的兩支武裝部隊 實際身份各說紛紜

俄羅斯聲稱在一次「反恐怖主義行動」中擊退了從烏克蘭越過邊境進襲別爾哥羅德(Belgorod)地區的武裝者。 俄方表示,涉事的叛軍是烏克蘭的「破壞分子」,但是烏克蘭官員稱,他們是俄羅斯公民,來自兩個凖軍事組織俄羅斯志願軍團(Russian Volunteer Corps)和俄羅斯自由軍團(Freedom of Russian Legion)。 軍事分析家指,兩個團體的行動可能得到烏克蘭武裝部隊和情報部門的大力協助。 2023年烏克蘭戰爭可能的五種走向 誰洩漏了美國的烏克蘭戰爭機密文件? 俄羅斯志願軍團是什麼? 俄羅斯志願軍團(RDK)最初在今年3月嶄露頭角,參與了對靠近烏克蘭邊境的俄羅斯中部布良斯克州(Bryansk)的跨境襲擊。該軍團稱行動有45人參與。 該組織稱,實施襲擊是為了鼓勵俄羅斯人反抗他們的政府。 未經確認的俄方報道指,事件涉及槍擊、人員傷亡和人質綁架。RDK則稱,未有俘獲任何人質,並且已經安全撤回至烏克蘭境內。 RDK的領導人自稱叫丹尼斯·卡普斯汀(Denis Kapustin),或叫丹尼斯·尼基汀(Denis Nikitin)。 他是一名俄羅斯民族主義者,該組織也公開支持只有俄羅斯民族的俄政權。 2020年,一個烏克蘭調查網站指控,他與新納粹主義組織有關聯。卡普斯汀過去曾說過,自己是一個足球流氓運動組織的成員。 RDK指責普京政府是「布爾什維克」(即共產主義),並指俄羅斯的主流反對勢力在烏克蘭戰爭中充當騎牆派。 但是,倫敦國王學院的防務研究員馬里娜·米朗博士(Dr Marina Miron)表示,俄羅斯的極端民族主義組織為什麼會向俄羅斯開戰,這一點令人費解。 「RDK應該是由烏克蘭建立起來的,」她說,「它在戰前的俄羅斯境內是一個小型的鬆散組織,當時也沒有武裝分支。」 一名代號為「福爾圖娜」(Fortuna)的RDK成員在去年11月向烏克蘭媒體表示,該組織人員數目有120人。 「我們是一個志願組織,我們不像那種通過招募或者合約召集的烏克蘭國民服役人員。」他說。 俄羅斯自由軍團是什麼? 俄羅斯自由軍團(FRL)又被稱為自由俄羅斯軍團(Liberty of Russia Legion),是一個非常不一樣的組織,與烏克蘭軍隊一起對俄羅斯部隊作戰。 它使用「白-藍-白」的旗幟,在俄羅斯反對派內部被一些人認為是「自由俄羅斯」的旗幟。 它在政治上被認為不像RDK那樣極端。 5月22日,該軍團宣佈已將俄羅斯村莊科津卡「解放」,該地區在烏克蘭邊境旁邊,位於別爾哥羅德西南邊。 「軍團和RDK繼續解放別爾哥羅德地區,」該軍團稱。 該組織還表示:「俄羅斯國民很安全以及俄羅斯聯邦很強大的神話又一次被粉碎。」 之後它發佈視頻,顯示掛著該組織旗幟的氣球在莫斯科上空飄過。 俄羅斯前議員伊利亞·波諾馬廖夫(Ilya Ponamarev)現在是一名烏克蘭公民,他於2022年8月在臉書(Facebook)上說,他們和另一個叫國民共和軍(National Republican […]

成績清單:你所在的國家兌現溫室氣體減排承諾了嗎

每一年,各國都就減少溫室氣體排放作出承諾,以降低氣候變化的影響。 但是,全球氣溫仍在持續上升。 就在上月,科學家宣佈,全球平均氣溫很可能會在未來五年第一次超過1.5攝氏度的升幅臨界點。隨著溫度上升,全世界將會出現更多毀滅性的熱浪、山火和洪水。 現在的問題是,世界是否能夠停在1.5C的溫度升幅上。 周一,各國在波恩氣候會議上討論它們的減排承諾,並展望下一場聯合國氣候會議——11月將在迪拜召開的第28屆聯合國氣候峰會(COP28)。 哪些國家在在氣候減排方面兌現了自己的承諾,來幫助世界氣溫升幅保持在1.5C以內?哪些國家還做得不夠。你可以用下面的互動圖表看看這些國家的表現。 *貝奇·戴爾(Becky Dale)、艾斯美·斯塔拉德(Esme Stallard)參與報道

罕見的基因突變,讓她成為感覺不到疼痛的女人

喬-卡梅倫(Jo Cameron)是世界上唯一已知擁有兩種基因突變的人,這意味著她幾乎感覺不到疼痛,並有強大的癒合能力。 研究人員花了10年時間才最終發現這些突變的作用。2013年,這位當時65歲的老人做了一個常規的手部手術,讓人髮現了一個基因突變,這解釋了她對疼痛不敏感的原因。 她告訴BBC:「我做了一個手部關節炎手術,當時我跟麻醉師聊天,他說這將是一個非常、非常痛的手術,之後你將會經歷巨大痛楚。」 我說:「我不會的,我感受不到痛楚。」手術後他來找我,他說:「你沒有吃藥止痛。這是很不尋常的事」。 當她的麻醉師德吉特·斯裏瓦斯塔瓦(Devjit Srivastava)醫生看到她沒有任何感覺,就將她轉介給倫敦大學學院(UCL)和牛津大學的疼痛遺傳學家。遺傳學專家團隊收集了組織和血液樣本來觀察她的DNA。 經過六年研究,他們發現以前未知的FAAH-OUT基因突變,使住在蘇格蘭高地尼斯湖附近的卡梅倫女士沒有疼痛、壓力或恐懼感。 什麼是FAAH-OUT基因突變? FAAH-OUT基因是一組基因中的一員,一直被認為是「垃圾DNA」。但科學家現在正在了解這些基因在生殖能力、老化和疾病等過程中的重要性。 在此情況下,研究人員已能確定哪些基因與缺乏疼痛感有關,哪些基因消除焦慮和抑鬱的感覺,以及哪些基因有助於喬女士快速癒合。 他們發現FAAH-OUT突變「關閉」了FAAH基因的表達,該基因與疼痛、情緒和記憶有關。該突變還減少了所產生的FAAH酵素(FAAH enzyme)。 喬女士的FAAH基因也有一個突變,使酵素的活性降低。該酵素是一種生物催化劑,會製造一種蛋白質。它通常在人類中分解稱為一種內源性大麻素(anandamide)的「幸福」分子,但對喬女士來說卻不能正常運作。 科學家還發現,喬女士所擁有的兩個突變,不僅讓她感覺不到痛楚,還與癒合有關。 「它們在某些程度上是有聯繫的,她的細胞能以比一般人快20%到30%的速度癒合,這很驚人,所以你可以想象傷口癒合的健康潛力,」倫敦大學學院副教授安德烈·奧科羅科夫(Andrei Okorokov)說。他是這項發表在神經學期刊《大腦》上的研究的高級共同作者。 「該突變刪除了FAAH-OUT基因的一部分並關閉了它。喬女士在FAAH基因中還有一個突變。到目前為止,我們不知道世界上還有誰有這兩種突變」。 我們為何需要感受痛楚? 疼痛對於保護我們免受破壞性和威脅生命的事,是必不可少的。感覺不到疼痛的後果可以很嚴重。 對於經常在烤箱上燙傷手臂的喬女士來說,她不得不依靠皮肉燒焦的氣味,才知道自己的皮膚已經受傷。 「我們曾與其他病人合作,他們也因為有其他基因的突變而感覺不到疼痛,有時他們還嚴重受傷。因此,感覺到疼痛是一件好事,但有時疼痛會變成慢性的,而不再有用,」倫敦大學學院人類疼痛遺傳學專家、該研究的作者詹姆斯-考克斯(James Cox)教授說。 在成長過程中,喬女士不知道她與眾不同。她從來沒有服用過任何止痛藥。 她說:「我不認為這很不尋常,因為這就是我。我有孩子,我有結婚多年的丈夫,他們只是認為我有巨大的忍痛能力。」 基因突變還意味著她處理不愉快的感覺也要快得多。 她說:「當討厭的事情發生時,我的情緒和其他人一樣,會立即有反應。但隨即,我會想我一定可以做些什麼,我開始思考擺脫困境的策略。」 考克斯教授希望這些發現可促成新的藥物研究,以幫助痛楚管理、傷口癒合和心理健康。 他說:「慢性疼痛是我們這個時代最普遍的健康狀況,我們迫切需要新的止痛藥。通過在分子水平上了解FAAH-OUT如何運作,我們希望能夠開發出新的和更好的止痛藥。」

美國太空總署召開UFO公開聽證會,揭示了這五件事

美國當局對數十年來大約800次不明飛行物體報告進行了調查,一個研究人員小組表示,當中真正算得上無法解釋的現象只佔很小一部分。 美國太空總署(NASA)在去年設立了一個小組,解釋這個機構對於所謂不明異常現象(UAP)的研究工作。 「UAP」的定義是「不能被確定為飛行器或者科學上已知自然現象」的目擊事件。 該研究小組在周三(5月31日)舉行了第一場公開聽證會。 這是當中的幾個具有揭示意義的時刻。 很多現象可以解釋,有些則仍是個謎 「我們每個月有50到100個新的報告,」美國國防部旗下的全域異常現象識別辦公室(All-domain Anomaly Resolution Office,AARO)主管肖恩·柯克帕特里克(Sean Kirkpatrick)說。 但是他說,這些目擊現象當中「真正可能屬於異常」的只佔整個數據庫的2%至5%。 在這場聽證會上,美國海軍飛機在美國西部上空拍攝到的一段視頻顯示,一系列光點在夜空中飛過。軍方飛機當時未能攔截這些物體,之後發現它是一架飛往一個主要機場的民航客機。 另一些目擊現象則更為神秘一些。 背景:UFO公開聽證會是什麼? 這是美國太空總署對不明飛行物體現象進行研究數十年以來,第一次就這一課題舉行面向公眾的會議。 BBC未來(BBC Future)欄目編輯理查德·格雷(Richard Gray)報道指,不明飛行物體(UFO)現象長久以來都被污名化——很多人不認為它應該屬於理性科學研究的範疇,但是舉辦這一次會議清楚表明,美國太空總署現在想要認真對待這一課題,也顯示科學界越來越願意公開、如實地談論外星生命的可能性。 這是NASA第一次舉行關於UFO研究的公開會議,有關的詳細報告也將於7月公布 去年成立的專項小組研究UAP數據——UAP被定義為「天空中觀察到的無法確定為飛行器或科學上已知自然現象的事件」 NASA的研究有別於美國國防部對於不明空中現象的調查,後者是由美國情報人員主導的研究行動 五角大樓在2021年的一份報告指,2004年以來軍方飛行員有過144次目擊現象,當中只有一次仍然未得到解釋。官員們不想排除物體來自外星生物的可能性。 隱私權成NASA調查的阻礙 柯克帕特里克還提到,隱私權的問題限制了太空總署的調查。 「只要願意,我們可以在任何時候將最大的採集儀器對凖整個地球,」他說。 「我們現有的很多東西是圍繞著美國本土大陸附近,」他說,「大多數人……不喜歡我們將採集儀器對凖你家後院。」 微波爐和卡通氣球 UAP的相關數據常常很難破譯,而且很容易被曲解。 美國太空總署的UAP團隊主席大衛·斯佩格爾(David Spergel)提到,澳大利亞研究人員曾截取到一陣無線電波。 「它的結構非常奇怪,人們無法弄明白怎麼回事。然後他們開始注意到,當中很多是在午飯時間集中出現,」他說。 原來,研究人員所使用的高靈敏度器材接收到了他們用微波爐給午餐加熱時發出的微波。 斯科特·凱利(Scott Kelly)是一名有數十年經驗的前太空人和飛行員。他講了一個關於視錯覺的故事。 他和副機師在弗吉尼亞海灘附近飛行,他的副機師「確信我們剛剛經過一個不明飛行物體」。 「我沒看見。我們調頭回去找,發現原來是一個辛普森卡通人——一個氣球。」 污名化和騷擾影響研究 斯佩格爾還說,民航機師是非常不願意報告目擊事件的,因為人們對于飛碟這件事有成見。 「我們的目標之一是化解這些成見,」他說,「因為對於UAP,是需要高質量的數據來解答重大的問題。」 […]

債務協議等利好消息提振風險偏好 美國股指期貨走強

【彭博】– 歐洲股市下跌三天後回升,美國股指期貨走強,此前美國眾議院通過協議,以避免美國出現債務違約,聯儲會官員暗示加息行動將會暫停。 銀行和汽車生產商領漲斯托克歐洲600指數,數據顯示歐元區5月通膨放緩幅度超過分析師預期。阿布達比主要能源公司的海上物流子公司Adnoc Logistics & Services IPO獲得大幅超額認購,股價一度飆升52%。空中巴士走強,早前路透報導其飛機交付量攀升。 由眾議院議長凱文·麥卡錫和總統喬·拜登達成的債務協議獲得眾議院表決通過後,將交由參議院審議,距離6月5日的截止日期僅剩數日。此外,聯儲會官員發表評論,支持在下一次會議上維持利率不變的可能性,中國方面也發布了一些令人鼓舞的經濟數據,提振了樂觀情緒。 「終於,有一些好消息推動了今天的樂觀情緒,」Swissquote Bank SA的結構性產品專家Ludovica Scotto di Perta表示。「美國提高債務上限以及聯儲會將暫停加息的預期正在提振風險偏好。這可能只是暫時的,但現在哪怕只是一絲的好消息也是好的。」 「標普500指數無法突破關鍵阻力位4,200點,6月可能出現下跌,」LPL Financial首席技術策略師Adam Turnquist表示。「雖然華盛頓方面達成協議,可能成為突破的催化劑,但科技板塊和超大型股超買,也就是今年市場上漲的主要驅動力,可能會令這一障礙難以在短期內被掃除,尤其是如果沒有其他板塊的廣泛參與的話。」 美元指數下跌,美債殖利率走高。 原文標題Stocks Climb on Debt Deal, Softer Inflation Data: Markets Wrap –聯合報導 Anchalee Worrachate、Sagarika Jaisinghani. More stories like this are available on bloomberg.com […]

中美防長都來新加坡參加論壇 兩國交惡卻是其他與會者的心病

【彭博】– 雖然說亞洲領導人對於美中分歧已是司空見慣,但是他們還是越來越擔心,這兩個世界超級大國之間的緊張局勢可能會朝著衝突的方向持續惡化,北京和華盛頓相向而行的難度越來越大。 本周在新加坡將召開一場大型防務峰會,這本來可以成為兩國溝通的一個機會,但現在看起來,兩國更可能在諸如台灣、高端晶片和南海等問題上展開更多交鋒。 「我們很多東南亞人對台灣問題感到非常不安,真的,」前馬來西亞外長賽夫丁·阿卜杜拉說道。而且有這種看法的地區領導人還不少。「我們非常不安。」 香格里拉對話會周五在新加坡開始。此前中國拒絕了美國所提兩國防長——勞埃德·奧斯汀和李尚福會晤的要求,這給外界對雙方在此場合緩和關係的希望潑了冷水。美國幾個月來尋求對話,但中國要求美方取消在2018年對李尚福實施的制裁。對於取消制裁,拜登政府看來是考慮過,但最近表示沒有解除制裁的計畫。 如此一來,雖然世界上最大兩個經濟體的國防部長本周末將身處同一家酒店,可能坐在同一間會議室裡,但他們並沒有說說話的安排。美國總統喬·拜登和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去年11月份在峇里島會晤,試圖讓兩國關係重回正軌,但過去幾個月雙方的溝通仍不通暢。 期待的改善並未成真。經過一些初步接觸之後,雙邊關係重回下行軌道,發生了所謂中國間諜氣球事件,美國還加大了對中國技術出口的限制力度。 美國及其盟友表示,他們希望「去風險」,而不是和中國「脫鉤」,因為需要在與北京的貿易關係和國家安全風險之間尋求平衡。中國政府駁斥這種說法,而且認為這是美國帶頭打壓圍堵中國的陰謀,美國一直在與台灣、日本、菲律賓、澳大利亞和其他夥伴加強防務合作。 新加坡副總理黃循財上個月在東京舉行的會議上表示,兩國之間的一些戰略和意識形態分歧似乎無法克服,且可能是不可調和的。 包括美國的盟友在內,許多亞洲國家都感覺夾在了中間。而且他們謹慎地關注著烏克蘭正在發生的消耗戰,如果中美這兩個對手的關係不能穩定下來,誰知道會發生什麼情況呢。 前東協秘書長王景榮表示,華盛頓和北京都深切地意識到了兩個局面的相似之處。 他在接受採訪時說,「雙方都意識到,他們不能無意間陷入軍事衝突,那樣的錯誤犯不起;如果在台灣海峽發生軍事對抗,美中兩國都明白局面將多麼可怕。」 原文標題Fear of US-China Conflict Looms Over Singapore Defense Forum More stories like this are available on bloomberg.com ©2023 Bloomberg L.P.

蘋果測試新款高端Mac電腦及處理器 下周全球開發者大會受關注

【彭博】– 在蘋果全球開發者大會即將於下周舉行前,該公司對兩款新的高端Mac電腦及其配套處理器進行測試,這意味著側重專業性能的台式電腦接近發布。 計畫中的兩款新Mac機型在蘋果公司內部被標記為Mac 14,13和Mac 14,14,搭載1月份發布的M2 Max處理器和尚未發布的M2 Ultra處理器,後者將替代2022年3月發布的高端台式機Mac Studio目前搭載的M1 Ultra處理器。 在電腦行業整體低迷之際,蘋果公司在著力調整Mac產品系列並吸引消費者。性能強大的台式機依然是蘋果吸引專業用戶的關鍵,比如視頻編輯用戶、圖片設計師等。 蘋果公司的一位代表不予置評。 測試中的第一款台式機搭載一個M2 Max處理器,該處理器配備8個高性能核心和4個高能效核心,以及30個圖形核心。這些配置都與搭載M2 Max的MacBook Pro相同。此外,在測的這款機型還支持96GB內存,運行macOS 13.4作業系統。 測試中的第二款設備使用尚未對外發布的M2 Ultra晶片。這款晶片擁有24個處理核心,是M2 Max處理器性能的兩倍;包括16個高性能核心、8個高能效核心和60個圖形核心。目前在測的內存配置包括64GB、128GB和192GB。 原文標題Apple Tests New High-End Mac Chips Ahead of Developer Conference More stories like this are available on bloomberg.com ©2023 Bloomberg L.P.

一些對沖基金使用ChatGPT處理繁重的體力活 與高大上或還有一段距離

【彭博】– 人工智能(AI)最近的熱潮帶動一波股市大漲,市場押注一個創新的新時代即將來臨。 然而,對於善用運算能力進步為利器以獲得投資優勢的基金經理而言,ChatGPT時代目前的承諾沒有那麼高大上:只需將繁重的低階工作自動化即可。 對沖基金指出,所謂的生成式AI的確有助於加快一些低階工作的速度——從審查大量市場研究到總結基金業績——這些工作往往能讓華爾街初級員工懷疑人生。 聊天機器人最終有助於實質提升效率,並為人類主子提供更有價值的工作,當然一些工作機會可能因而消失。但現在還為時尚早。 在系統對沖基金Campbell & Co.,其量化分析師花了幾個月嘗試使用ChatGPT背後的技術來總結內部研究並編寫樣板代碼(boilerplate code)。然而事實證明,在他們的日常投資方法上,生成式AI工具還不能帶來顛覆性變化。 Campbell執行長Kevin Cole說,在代碼完成、編輯、查找錯誤和修復錯誤方面,它們非常強大。他指出,其模型仍得納入人類在其中,它們只是人類的助理,有助於讓人類的工作更有效率。 華爾街的人工智能包羅萬象,從用於計算信用風險的機器學習算法,到掃描新聞以進行交易的自然語言處理工具,不一而足。生成式AI可以遵循指令,並就大量輸入接受訓練後創建新的文本、圖像或其他內容。背後的概念是,如果機器讀取夠多的金融信息,就可以合理地為期權定價、建立投資組合或解析公司新聞。 推薦閱讀:ChatGPT金融業應用首批研究成果出爐 可解讀聯儲會聲明、預測股價 隨著一些對沖基金對這些工具的試驗,最終目標是提高投資績效。目前,提高生產力——加速編碼、研究和客戶溝通——是最明顯的好處。這就是為什麼Citadel的Ken Griffin會在3月說,該公司正就全公司使用ChatGPT的授權進行談判,就是認定它能將大量的工作自動化。 在全球最大對沖基金之一的Man Group,首席投資官Rob Furdak說,ChatGPT可以針對特定主題審查一堆學術論文,並從數據集找出基本模式,如此可以加快研究的初期階段。 Furdak說,在研究過程中,很大一部分是清理數據、映射數據,然後進行初步分析。ChatGPT可能會認為,「這是一個有趣的假設,但還有別的您可能想調查的假設。」 他說,該公司還在研究如何自動化投資者關係領域一些繁重工作,因為ChatGPT可以通過合成市場數據和基金回報輕鬆解釋業績。 原文標題Hedge Funds Are Deploying ChatGPT to Handle All the Grunt Work More stories like this are available on bloomberg.com […]

聯儲會理事Bowman:房地產市場反彈可能影響遏制通膨的努力

【彭博】– 聯儲會理事Michelle Bowman表示,房價反彈可能會影響聯儲會降低通膨的努力。 「雖然我們預計,隨著新租約納入統計,租金下降最終將反映在通膨數據中,但住宅房地產市場似乎正在反彈,近期房價企穩,這對我們降低通膨的努力有影響,」 Bowman為周三在波士頓一次活動準備的講稿中表示。 為了給通膨降溫,聯儲會決策者在過去14個月裡快速加息,將聯邦基金利率目標區間從接近零提高至5%至5.25%。 自5月初會議以來,一些聯儲會官員表示或許已經是時候暫停加息,以評估迄今為止的行動對經濟的影響。其他一些人則認為,持續的通膨表明需要繼續行動,或者如果在6月13-14日的會議上暫停,則需要在之後恢復加息。 5月早些時候的一份報告顯示,4月份美國新建住宅銷售意外升至2022年3月以來的最高水平,表明中古屋市場庫存有限繼續令建築商受益。 原文標題Fed’s Bowman Says Real Estate Rebound Affects Inflation Fight More stories like this are available on bloomberg.com ©2023 Bloomberg L.P.

日本對日圓的干預警告比預期超前 策略師認為關鍵仍要看貶值速度

【彭博】– 官方干預警告可能比一些日圓觀察人士的預期來得早了一些,不過就像去年一樣,他們的關注焦點在日圓貶值速度上,而不是任何具體的匯率水平。 美元/日圓突破備受關注的140水平,似乎促使日本官方趕在市場猜測政府行動之前,於周二舉行了非例行會議。去年,匯率在邁向146關口時引發了日本央行自1998年以來的首次干預行動,但在此之前,官員屢屢口頭警告可能會直接採取行動。 策略師迅速捕捉到了當下環境與去年9月時的不同,當時日圓年跌幅超過20%並且陷入低谷。雖然日本央行的超寬鬆貨幣政策繼續令日圓承壓,海外利率上升對美元和歐元等貨幣構成利好,但日本貿易逆差帶來的拖累影響較小,旅遊人數增加等因素也將提供一些支持。 「去年的經驗表明,我們不能排除干預的可能性,要取決於日圓貶值的速度或匯率水平,」美國銀行駐東京日本匯率和利率策略主管Shusuke Yamada表示。不過,「隨著油價企穩、工資上漲、外國遊客增多,日圓走軟的成本效益一直在上升,因此可能沒有太多緊迫性。」 周二,日本財務省、央行和金融廳召開3月份以來的首次三方會議,財務省負責外匯事務的官員神田真人警告稱,若有必要,政府將採取行動。此前在5月26日,也就是日圓兌美元自11月以來首次跌破140的次日,日本財務大臣鈴木俊一曾發出警告。 「監管機構可能沒有設置一個底線,但市場參與者可能關注145水平,因為去年9月匯率在146附近觸發了干預,」Gaitame.com Research Institute Ltd.總經理Takuya Kanda表示。「正如日本財務省外匯事務高級官員所說,匯率波動的速度和深度是關鍵,近期單日波動幅度在大約1日圓或更低水平應該會被視為符合基本面,沒有提供干預的理由。」 日圓走軟將給日本經濟帶來一些好處,股市也從中受益,東證指數本月觸及1990年以來最高水平。此外,官方數據顯示4月超過190萬外國人入境日本,大約已達到疫情前水平的三分之二。 「日圓走軟似乎帶來益處,比如股市上漲、有助推動入境旅遊以及日本吸引外資投資的計畫,」三井住友銀行首席策略師Daisuke Uno表示。 Uno認為,美元/日圓跌破去年低點151.95之前,干預的可能性微乎其微。日圓周三在139.75附近波動,今年以來下跌約6%。 原文標題Yen Intervention Warnings Are Early, Focus Still on Pace of Drop –聯合報導 Hiroko Komiya、Daisuke Sakai. More stories like this are available on bloomberg.com ©2023 […]

Would you like to receive notifications on latest updates? No Yes